11月15日,導演秦小鵬(右三)在電影《刮大風》全國公映新聞發(fā)布會現(xiàn)場。 記者 師念攝
11月15日,由陜西出品的電影《刮大風》在西安舉行全國公映新聞發(fā)布會。這部電影將視角架構在20世紀20年代的陜北,是一部具有史詩氣質的作品。整部影片畫面唯美、充滿哲思,通過講述人與天、人與地、人與人之間的故事,表達了中國人樸素的自然哲學觀以及頑強樂觀的向上精神。記者對《刮大風》導演秦小鵬進行專訪,了解這部影片的拍攝歷程,感知影片傳遞的美學理念。
記者:您是哪一年看到劇本、和這部片子結緣的?
秦小鵬:2014年,這部影片的劇本就開始創(chuàng)作了。2016年,制片人開始尋找合適的導演。當時,我看完劇本后,感覺有點奇怪。這是電影劇本嗎?沒有主人公,沒有起承轉合,沒有人物沖突,更像意識流,有著很強的氛圍感,充滿了詩意。
記得當時在寫導演闡釋時,我說這部片子是一個特殊的類型,歸屬于或更接近于“寫意類真實電影”。它應當是一種情景和姿態(tài)的再現(xiàn)、承載風土人情的時空記憶,讓我耳目一新。正是這種新奇感促使我去拍這部電影。
記者:《刮大風》分為3個章節(jié),里面的確沒有一個整體的脈絡,沒有一個核心人物。這部影片起初的名字叫《刮大風——陜北意象》,后來改成《刮大風》,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?
秦小鵬:《刮大風》看似講述的是陜北人的日常生活,但實際講述的是人與天、人與地、人與人之間的故事。所以,我不想用“陜北意象”把它給框住。這部影片的很多場景,故事背后人們的思想,在東方是具有共性的。我想用這部片子傳遞一種東方美學。
記者:電影中除了兩位專業(yè)演員,其余都是沒有受過專業(yè)表演訓練的演員。拍攝中遇到了哪些困難?
秦小鵬:整部影片沒有太多專業(yè)演員,大部分演員是陜北的農(nóng)民。因為沒有表演經(jīng)歷,所以在片場有許多需要磨合的地方。他們有自己的生活,還要干農(nóng)活,拍攝要考慮他們的時間。
因為故事是陜北農(nóng)民熟悉的生活,所以他們表現(xiàn)得很自然。其中,“老漢”李生培演得特別好。有一場是拍農(nóng)村宰羊的場景,他現(xiàn)場哭了。這種真實流露出的對羊的情感,是很多出生成長在城市的演員無法表現(xiàn)的,很珍貴。
記者:《刮大風》有點逆潮流的感覺。沒有明星陣容,沒有波瀾壯闊的故事轉折。您是怎樣定位這部影片的?是什么支持著您和制片人完成這樣一部作品的?
秦小鵬:《刮大風》是一部特殊的電影。它通過詩情畫意的形式、情境再現(xiàn)的手法、意象哲思的風格,描述一代又一代人對黃土地的鄉(xiāng)愁、回望、凝視和思考。
在電影工業(yè)和電影市場等層面而言,它似乎不是一部順應潮流的電影。但是為什么還要去做呢?因為這個電影所涵蓋的重要部分,正是一種行將消失的鄉(xiāng)土記憶。對鄉(xiāng)土記憶的再現(xiàn)和傳承,讓人有一種使命感。唯有對這片土地有深刻情懷和深沉熱愛的人,才能表達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的真情實感。
電影《刮大風》拍攝現(xiàn)場。 受訪者供圖
記者:這部影片讓人感到十分親切。親切之余,更多的是一種感動、沖擊,甚至是震撼。很多陜北生活場景,拍出來很令人動容。您的靈感從何而來?
秦小鵬:其實最初看劇本的時候,我想到了《都靈之馬》。這是匈牙利導演貝拉·塔爾的電影,他以哲學家尼采的傳說為靈感,描繪了一對父女和一匹馬在荒涼的平原上過著枯燥、重復、無望的日子,直到世界逐漸走向毀滅的過程。緩慢的節(jié)奏,極簡的對白,重復的動作,沉悶的氛圍……這些手法使得電影具有一種獨特的美學效果,也給觀眾帶來了一種極端的觀影體驗。
當然,我不是和貝拉·塔爾相比。只是說,《刮大風》這部影片的確不同于我們目前在市場上看到的電影。它描繪的是百年前黃河流域山峁間一莊農(nóng)戶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,平平常常,波瀾不驚。
記者:您是河北人,拍《刮大風》讓您深入了解了陜北。拍攝完成后,您還去過橫山嗎?
秦小鵬:我覺得自己和陜北有緣。每當回憶起拍攝時的烈日、隆冬和無數(shù)個對影片反復雕琢的日夜,其中的苦與樂、舍與得,刻骨銘心。拍攝結束后,我還多次回取景地,和當時參與拍攝的村民相聚。
我覺得,陜北人樸素的話語里藏著很多人生哲思。前段時間在橫山,一位當?shù)厝碎_玩笑地說“人生就是三片糕”。陜北人過大事的時候,會炸油糕吃。出生、結婚、去世,三片糕代表著人生的過程。他還說每個人其實只能吃到一片。諸如此類的話這幾年我還聽過很多。
記者:《刮大風》在各類電影節(jié)上獲得過什么獎項?
秦小鵬:2022年4月,入圍第十屆俄羅斯后貝加爾湖國際電影節(jié);2022年7月,獲第三屆北歐國際電影節(jié)最佳外語片獎;2022年8月,入圍威爾士國際電影節(jié);今年10月,獲得第十二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(jié)最佳攝影獎。
記者:您對影片的票房和口碑是否有過擔憂?
秦小鵬:作為導演肯定是有壓力的。電影以導演為核心,凝結了很多人的心血。這部影片不同以往,我想觀眾的口碑很可能會出現(xiàn)兩極分化。不過,我還是希望更多人能走進影院。這部從構思、拍攝、上映歷經(jīng)10年創(chuàng)作完成的影片,就像一壇土酒,一杯入魂,醇厚綿長。(記者 師念)
編輯:王瑜